罚单潮来袭 连支付宝都未能幸免
昨日,央行营业管理部作出3项行政处罚,国付宝、联动优势、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分别被处以4646.1万、2639.8万、412万的巨额罚款。值得关注的是,被罚款的3家支付机构,其中有两家就因为并未对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。
我们都知道,电商企业如果自身没有支付牌照,就不具备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资质,也就不能留存商户资金。这项规定在央行217号文当中有明确指出,虽然通知是针对支付行业的,但业内人士都明白,这是在变相整顿互联网交易平台(电商平台)。要知道,支付业务是电商企业重要的流量入口,也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。资金在进行入驻商户结算的时候就已经涉及了“二清”,是央行所杜绝的!
如果说2016~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年,那毫无疑问,2018年监管的矛头直指电商。监管层在关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之际,留意到不少电商类平台在实际从事业务的过程中使用的是“大商户”+“二清”模式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,资金涌入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互联网企业,但对于监管而言,在合规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,风险必然也会随着企业的规模膨胀与日俱增。
近期,支付行业可谓水深火热。央行的合规性检查在不断的深入当中,各个第三方支付持牌机构就如同钢丝,生怕被盯上。然而暴雷依旧,就在昨天,卡友支付和付临门支付各领了千万级的罚单。许多人在关注支付的同时,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,为什么这些支付机构会被央妈揪着不放?我们细细品味就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了。
“十个创业九个输”这句话再各行各业都是不争的事实。说起创业,定然有不少人一把辛酸泪,不同的创业境遇会有不同的故事。但归结来说,创业就如同走钢丝,一个不慎,就很有可能“万劫不复”。可即便如此,每天依然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的迈入创业大潮,这无可厚非。市场现状就是如此,在失业高风险的常态当中,无论是政府要员、专家学者、学校领导以及指导老师都在不断鼓励大家自主创业。包括银行、工商局在内的多个政府机构也在为创
“费率低”、“高额返现”等字眼对于许多电商平台来说并不陌生,甚至不少电商将其纳入宣传的标语当中。然而,无论是平台商户还是消费者,如果没有仔细甄别,很有可能中了平台的圈套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